印巴再次交火,印度开闸放水!
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又干上了。这回不是动枪动炮,是印度突然打开了水闸,河水哗啦啦冲向下游的巴基斯坦,把人家好好的庄稼地给淹了。这事儿闹得,跟楼上邻居故意往你家阳台上泼水一个道理,就是动静大了点。
巴基斯坦农民早上起来一看,田里全泡汤了。玉米秆子就露个尖尖,棉花田变成鱼塘。当地官员气得直拍桌子,说印度这是"半夜搞偷袭",连个招呼都不打。印度那边倒是一脸无辜,说我们水库快满了,放点水怎么了?这两国共用一条印度河,1960年就签过协议说好怎么分水。现在倒好,一个说对方偷水,一个说对方浪费水。活像两个小孩分糖,都觉得对方那块比较大。印度说我们放水是怕大坝撑不住,巴基斯坦说你们早不放晚不放,专挑庄稼快收的时候放。受灾最严重的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农民。老农侯赛因蹲在地头直叹气,他家的十亩玉米全完了。算下来损失至少二十万卢比,相当于他儿子在城里打工两年的工资。村里好些人家连买种子的钱都没着落了,眼瞅着下一季播种又要耽误。
印度这边也有话说。他们的农民抱怨巴基斯坦老是把水截住,上游的田地也缺水。有个印度水利专家打了个比方:这就跟两家共用一个水龙头,总有人觉得对方多拧了几圈。联合国赶紧出来劝架,说你们别拿老百姓吃饭问题斗气。中国也表态了,希望双方坐下来好好谈。其实道理谁都懂,可一到具体操作上,两边又较上劲了。这事儿背后藏着克什米尔的老矛盾。那地方就像个水塔,印度控制了上游,巴基斯坦占着下游。这些年气候变化,雨水越来越不规律,两边对水看得比油还金贵。政治因素掺和进来,简单的水资源问题就变复杂了。
巴基斯坦现在最头疼的是救灾。被淹的农田超过五万英亩,直接损失估摸着得有三千万美元。政府派人去发救济粮,可农民们说光给米面不顶事,得帮忙整修水渠、补种庄稼才行。
